機器人為6歲兒童成功手術 用時短出血少
來源:環球網 2015-11-20 | 我要評論
新快報記者 黎秋玲 通訊員 李紹斌 彭福祥
揭祕:原來背後還是醫生操作,用機械手更穩更精確
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近日應用達芬奇機器人成功為一名6歲重度腎積水患兒切除阻塞的輸尿管。這是該院引進機器人系統以來年齡最小的患者,也是華南地區首例機器人操作的小兒外科手術。
贊!比常規手術用時更短 出血更少
據介紹,患兒因2周前出現左側腹部疼痛到中山一院小兒外科就診。通過檢查,確診該患兒為左尿路不完全性梗阻致左腎重度積水。
該院小兒外科副主任徐哲認為,該患兒病情診斷明確,且各方面情況良好,年齡合適,遂決定於11月16日對其行達芬奇輔助的離斷式腎盂輸尿管成形術。徐哲表示,離斷式腎盂輸尿管成形術難度係數很高,屬小兒腹腔鏡手術中最難的一種。
醫生應用機器人手通過患兒腹部的4個小孔抵達病灶部位,很快找到輸尿管阻塞部位,並細心將其完整摘除,並做了吻合重建。
整個手術過程非常順利,僅用了2小時20分鐘,比常規腹腔鏡縮短了將近1小時。而且術中出血甚少,縫合處均勻整齊。術後患兒恢復良好,現正等待出院。
貴!費用不能報銷 開機即收一萬三
“與傳統微創技術相比,達芬奇機器人手術具有眾多優勢。”徐哲介紹説,使用達芬奇機器人手術對操作的醫生來説,更為精確,手術視野放大倍數可以達到10倍以上(普通微創2.5倍),能為主刀醫生呈現患者體腔內三維立體高清影像,極細小的血管也能一目瞭然。
同時手術器械可以模擬人手腕的靈活操作,濾除不必要的顫動,超越了人手的精確度;在靈活性上,機器人有7個可旋轉540�的手術器械,能夠在有限空間內進行精細操作,減少副損傷,手術創傷更小、失血更少,患兒在術後恢復更快,癒合更好,能縮短住院時間。徐哲表示,該手術的成功,填補了華南地區在小兒達芬奇手術領域的空白,標誌着小兒外科手術正式跨入“機器人”時代。
但是機器人手術目前醫保暫不能報銷,據介紹,機器人手術一開機即收13000元,1個器械3萬元,每用一次3000元,該手術用了3個花費9000元,總共花費比傳統腹腔鏡手術貴了1萬多元。如有健康疑問,可到全球醫院網公眾號(webQQYY)諮詢。(責任編輯:吳寶玲)
(本文內容及圖片來源於網絡及作者觀點,不代表本站立場,根據《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》規定視予以公告,如有侵權,請履行《條例》規定“通知與刪除”簡易程序,避免糾紛!)


- ·天壇醫院成功為加拿大5歲女孩切除巨大腦瘤2015-12-29
- ·世界首例3D髂骨假體重建術順利完成2015-12-10
- ·俄首例換臉手術成功 毀容士兵終於變回“普通人”2015-12-03
- ·3D打印幫忙 母子成功“拼肝”2015-11-18
- ·24周早產兒存活 出生僅500克2015-10-20
- ·女作家冷凍遺體盼復活 專家稱難度大2015-09-18
上一篇:3D打印幫忙 母子成功“拼肝”
下一篇:俄首例換臉手術成功 毀容士兵終於